中华艺术通史简编(全六卷)pdf下载
中华艺术通史简编(全六卷)
丛书主编: 李希凡主编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介绍
第一卷
本卷包括《中华艺术通史简编》第一编原始和第二编夏商周部分。第一编寻根溯源,综述原始“溷生”时期的艺术,阐述和梳理了中华原始艺术的产生、分布、流变、特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既有宏观总览,又有分门别类,条清理晰,架构严整;第二编集中总绘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和先秦诸子争鸣的思想盛况,对世界瞩目的以青铜文化为代表的中国青铜时代进行了艺术史视角的梳理。最后附有年表,以供参考。
第二卷
本卷包括《中华艺术通史简编》第三编秦汉和第四编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始建时期,文化艺术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时代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华艺术也因此更加异彩纷呈,在加强自身主体性的同时更彰显出多样性。秦汉至南北朝,中华艺术继音乐、舞蹈、建筑等门类形成之后,书法、凋塑、绘画艺术也初步形成了完整、独立的形态,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宗教文化、书画艺术和文艺理论批评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本卷分章节总结了秦汉至南北朝各艺术门类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在艺术史上所处的历史地位,配以大量珍贵翔实的图片和文献资料,力图勾勒出名垂千古的寨汉雄风和魏晋风度。最后附有年表,以供参考。
第三卷
本卷包括《中华艺术通史简编》第五编隋唐部分。隋定天下,唐承隋制,政治清明,社会开放,经贞观至开元,终达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种艺术门袭繁花竞放,如歌似锦。唐风悠远,遍及四海。慕唐之士,纷至沓来。诸缘汇聚,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华艺术在承接既有文化艺术流脉的同时,更以空前的吸纳能力和速度,兼收并蓄各国各族艺术精华,尤其在文学、书法、绘画、凋塑等领域,形成了难以企及的“盛唐气象”。本书力求通过翔实的文献、丰富的史料、精美的图片、客观的叙述,再现这一段中华艺术史上的不朽篇章。最后附有年表,以供参考。
第四卷
本卷包括《中华艺术通史简编》第六编五代两宋辽两夏金和第七编元代部分。五代至元,中华艺术在嬗变中继续海纳百川,并在民族融合中不断涵融,这是一个雅俗共进、文化多元的时期,也是中华多民族乐舞文化、书画诗文迸发,粗犷与细腻并存、高雅与世俗共进的时期,更是宗教文化、工艺美术和戏曲文化狂飙突进的时期。本卷力图从纵横两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艺术按照门类铺排逐陈,从宏观上反映这一时期的艺术盛况和成就,以飨读者。最后附有年表,以供参考。
第五卷
本卷包括《中华艺术通史简编》第八编明代部分。有明一代,凡二百七十余年,中华艺术由冷寂走向复兴,进而繁荣,戏曲文化蓬勃发展,音乐文化和表演艺术理论趋于成熟,绘画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书法篆刻竞相发展、百花齐放,建筑、凋塑和工艺美术互通有无、争奇斗艳。本卷按照艺术门类对有明一代的中华艺术发展脉络及其嬗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资料翔实、配图丰富,完整而全面地描绘了明代艺术的发展状况。最后附有年表,以供参考。
第六卷
本卷包括《中华艺术通史简编》第九编清代部分。清代艺术的发展成就集中体现在戏曲的繁荣上,尤其是地方戏曲的发展壮大和四大声腔并存格局的形成。评话、唱曲、韵诵类曲艺、满族曲艺都相继崛起。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音乐、西洋音乐和新音乐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宫廷舞蹈、地方舞蹈、宗教祭祀舞蹈以及表演艺术理论都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美术,尤其是篆刻艺术和美术理论都实现了中兴,其中工艺美术无论门类还是取得的成就都体现了艺术发展的新高度。本卷系统梳理了以上几个方面的艺术成就,从总体上呈现了中华艺术在清代的发展状况,深入全而,读者尽可总揽全局。最后附有年表,以供参考。
中华艺术通史简编 第1卷.pdf
中华艺术通史简编 第2卷.pdf
中华艺术通史简编 第3卷.pdf
中华艺术通史简编 第4卷.pdf
中华艺术通史简编 第5卷.pdf
中华艺术通史简编 第6卷.pdf